分卷阅读164
了。老太医来后,大概是早就被通知了,只待嬴政出声后就来给叶煜看诊。见太医那一脸凝重,叶煜险些要以为自己患了什么不治之症。不过实际上还只是睡眠不好的小问题罢了。吩咐了内侍去给叶煜煎安眠的药之后,嬴政似笑非笑地看着叶煜。“爱卿可有急事?”叶煜当然不能说自己急着走,只说道:“还要为大公子授课。”嬴政又道:“扶苏之事寡人会着他人去的,爱卿就在此休憩片刻吧。”说着还让赵高去收拾偏殿了。叶煜越想越觉得嬴政说的话有些耳熟,想了想,突然回过味来,这不就是他当初劝嬴政说的么?没想到竟然给用到自己身上,这算是给自己挖了坑吗?他顿时有几分哭笑不得,坐如针毡之感也消退了不少。“谢王上。”嬴政都让人去收拾东西,叶煜想来拒绝也没有什么用,干脆直接应下了。反正只是在偏殿睡会儿,就当是在蕲年宫那时候了,但不会又做什么奇怪的梦吧……叶煜心中忐忑地想着,跟着赵成去了偏殿。躺下去之后,叶煜其实并没有立刻就睡着。尽管他的确想好好睡一觉,可一想到自己所在的地方,他就不敢真的睡着,可也不好意思驳了嬴政好意,便闭上眼睛,调整呼吸,闭目养神一会儿,也当做装睡了。为了防止自己真的睡着,他脑中想着各种事情,有魏国什么时候发兵楚国这种事,也有自家小子婴的琐碎小事。不知过了多久,忽地,他听到了门开的声音,脑中思绪顿时褪去,身体紧绷起来。内侍不会在他睡觉的时候进来,来人是谁?衣料摩擦的声音越来越近,从表面看来叶煜好似真的睡着一样。门又关上了,可是叶煜不远处的另一道属于男子的呼吸声很明白地告诉他,来人并没有走。刚才来的起码有两人,一人应该是负责开关门的内侍,门口也有侍卫和其他服侍的人,来人不可能是行踪鬼祟之辈,那么唯有……熟悉的呼吸声和脑中的猜测让他意识到了来人是谁,可叶煜不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僵硬了。他来做什么?叶煜几乎要作不住装睡的样子,他小心翼翼地让自己的呼吸声保持规律,眼皮之下的眼睛半点都不敢转动。但不同于面上的平静,他的心中却已经成了一团乱麻。一双前不久才感触过的温凉的手覆上了他的眼睛,他险些要以为是自己被发现了,却听到耳畔嬴政一声轻叹。他的脑中顿时空白,或许是被怕被嬴政发现异样,叶煜此时什么不敢想。也正因为这样,这比上一次更近的距离,让他细细感受到了嬴政的体温以及他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叶煜不知道那是不是他的错觉,如果是,那他只能期望嬴政没有他这么过人的耳力,无法听到他已经乱透了的、猛烈跃动的心鼓声。随着时间的流逝,嬴政似乎如他所想那般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而叶煜也感觉一股无法抗拒的困意涌上。这一次叶煜没有硬撑,他宁愿去面对那羞耻的梦境,也不愿去面对他脑中刚刚冒出来的一个猜测。真是太荒唐了,一定是人生三大错觉之一……叶煜可没有嬴政那样严苛的生物钟,等到他醒来的时候,就如同他发烧开窍醒来的时候一样,都已经是皓月高挂之时了。他没有做任何梦,而身边也没有任何人,就好似先前的一切都是他的错觉一样。入睡之前的猜测再度浮现脑海,叶煜咬住下唇,眉头紧锁。他觉得是他想多了,可是嬴政一直以来的态度,那似有似无的亲密实在是让他忍不住多想。最好不是真的。哪怕心中蔓延着喜悦,但是他的理智仍然这么想。在那之后,叶煜再未出现像这日一般明显的休息不良了,或许有,不过至少看起来谁也察觉不到异样。而在开春之后,早就蠢蠢欲动,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魏国联合春申君,向着前不久才平定叛乱、元气大伤的楚国发起了进攻。秦国朝堂上出现了三种意见,一种是认为应当趁机掺一手和魏国一起分楚国这块大饼的,第二种是希望秦国出兵帮助楚国,这是以昌平君和昌文君为首的楚系,最后一种则是以叶煜等早就得到了消息的重臣,他们一致认为秦国不应当参与任何一方。毫无疑问,嬴政也早就做出了选择,不论那些楚系的人怎么上书,秦国最终都没有出兵。在这种气氛中,彗星再度出现了,而这一次看着也比先前更大。鉴于前年彗星出现时的种种噩耗,这一次彗星的出现弄得人心惶惶。处于危机之中的楚国抓住这个机会,试图利用这次彗星,假做神谕调动民心来抗击魏国。因为魏国发动攻击和彗星出现的时间的确相近,楚国的说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连魏国那边的军心都动摇了。但就在楚国局势正要逆转之时,楚国最后的主心骨——楚王病逝了。第一百一十二章魏楚之战彗星现说楚王是楚国最后的主心骨,从某种意义上看其实并不完全正确,但是在当下,楚王的逝去的确给予了楚国巨大的打击。鉴于前不久楚国还假称神谕,结果他们自家的王死了,所谓的“神谕”顿时就成了个笑话。虽然楚国那边有聪明人,立刻声称说这是楚王为了得到神谕付出的代价,可还是给楚国蒙上了一层阴霾,士气大减。魏国哪里能放过这个好机会,顿时重整军容,如打了鸡血一般扑了上去,如果不是楚国还有项氏一族撑着,恐怕堂堂楚国真的要被不大的魏国给吞并了。若是说先前火势太小,各国唯恐被楚国报复,得不偿失,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火势变大,主人家也给烧了个半死,实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魏王这时候沾沾得意起来,全然忘了他一开始其实也同齐王一般嫌弃春申君,还道自己颇有远见。便是那些个原本是因为棹才会去说服魏王的嬖臣们也昂首挺胸,也敢和那些真正有才能之人呛声,甚至和棹的关系都好了不少。就是其他几国也都动心了,犹豫着是否要出兵分一杯羹。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早已对楚国虎视眈眈的秦国。楚系的态度自是不用多说,朝堂上一众人几乎是当做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