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白的科举人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24

分卷阅读224

    门口,看着这一切,好半响,才开口。

“萧爷爷,您要抢走我哥哥。”

说着,眼泪就不受控制的流下来,声音里的哽咽,让愣愣的星星回过神儿。

当即,也不管还跪伏在地上的众人,转身走到房门口,抱住阳阳。

阳阳见哥哥过来无声的安慰自己,刚才一瞬间受到的冲击,还有委屈还害怕,以及迷茫,等等情绪,化作泪水,在星星怀里大哭出来。

诚然,阳阳小时候,不止一回听到别人在他耳边嚼舌根说,星星不是江家的孩子,将来是要跟他争江家的家产的。

他对这种论调总是不屑一顾,因为父亲教导他们时,曾经说过:“江家现有的一切,都是从无到有,父亲可以做到,希望你们也可以。”

“至于家产这些无聊的东西,你们将来可能看不上父亲置办的这点东西,所以,父亲打算将家里的财产,留给最没用的孩子。”

谁还能承认自己是父亲所有孩子中最没用的那一个不成?再说了,在星星和阳阳心中,就算是把家产全部留给对方。

对方也不会看着自己落魄,站在一旁置之不理的。

所以,阳阳不止一次的和别人为了这种事情打架,只要有人在阳阳耳边说星星不是江家的孩子这种话。

一准被阳阳整的惨不忍睹。

刚开始,江绯白不明就里,还找阳阳谈过心,后来知道了事情的原因,还在后面悄悄的帮自己的熊孩子做一些收尾工作。

星星知道后,还无奈的揉着阳阳的脑袋,“这种事情大哥也是听人说过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论调出现,但是只要我们一家人不在乎。”

“散步这谣言的人,他的目的就不会达成,时日久了,自然就会慢慢消散。”

当时阳阳还气鼓鼓的对拉着星星的胳膊说:“哥哥,阳阳就是生气,我是不会让别人这么说的。”

然后举起自己的小拳头,“要是被我听到,还找人揍他。”

这会儿,当两人都知道他们不是亲兄弟时,星星心里早就有了预料,依然觉得难以接受。

阳阳更是觉得难以接受。

被星星弯腰抱在怀里的阳阳,透过星星的肩膀,看向站在一旁的太上皇,眼神充满希望的问:“萧爷爷,您不要抢我哥哥,我把路上收集的所有宝贝都给您。”

“好不好?阳阳以后遇到好东西,先留着给您,行不行?”

太上皇远远地看着这两人,只是喃喃自语:“傻孩子啊。”

阳阳的希望就在太上皇的沉默中被打破了。

跪着的众人,却是在心里,对阳阳的重视又加剧了几分。没听见人家管太上皇直接叫“爷爷”的吗?

没听见太上皇对那孩子像对自家孩子一样宠溺的吗?没看见小殿下像是对自家弟弟一样,给那小子擦眼泪的吗?

星星和阳阳就这样被大张旗鼓的带回皇宫,今上对外宣称:萧默宇小殿下在大德寺整整十载,身体已经无碍。

在星星回宫的当天,今上就直接下旨,册封星星为太子。

本来星星在刚出生时,就是皇太孙。等今上继位,就是理所当然的太子,但是因为他本人一直身体娇弱,才没有正式册封。

现在册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朝臣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看看这位殿下的人品才学到底如何,因为有消息说,这位殿下这十年来,其实一直不在大德寺。

但是具体在哪里,众说纷纭,更有夸张的,说去年在江南遇到过这位殿下,当时和一位老翁和一小童,在太乙湖边垂钓来着。

当然,对于这种离谱的事情,是没有几个人会真的相信的,只当是个热闹听一听就罢了。

太上皇见两个孩子难分难舍的样子,直接让两人一起回宫了。反正两人也不是第一次一起去皇宫。

但是,这次两人的住所,就不在是太上皇的紫宸殿。星星有了自己的太zigong殿,阳阳跟着沾光住了进去。

事情过去好几天,两人还都有些不习惯现在的生活,本来这一年在外面,事事亲力亲为,现在出入都有这许多人盯着。

让两个从小就坚持自己动手的人,看着一群恨不得喂他们吃饭,给他们穿衣的宫人,就有几分别扭。

星星刚回来,皇家自然要举办宴会,向天下宣告太子已经大好的消息,也是让朝臣与星星双方互相认识的一个过程。

对于叫当今天子父皇这种事,星星想的也很开就是了。眼看着自己就是今上的亲生孩子,叫他一声父皇也无可厚非。

要是他硬梗着脖子不肯认,那就是给他自己和江家招祸。反正父亲从小就教过他与弟弟:人在江湖,保住小命最重要。

保住小命的前提,就是识时务。

对于这点,星星和阳阳可谓是做的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对于江绯白告诫他们的真理,可谓是从小熟练运用到大。

正所谓:打不过就跑,跑不过就求饶。两人对于这一套玩儿的溜熟。

星星也无所谓走不走心,反正父皇母后皇爷爷之类的称呼,那是叫驾轻就熟,一点都没有皇帝担心的那种,因为从小叫江绯白父亲而与他们一家产生的陌生感。

近几日,与朝臣的见面,大家对太子殿下的初印象,也是极为不错。小小年纪,举止得当,说话有理有据。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太子殿下跟着陛下出入御书房,遇到大臣讨论一些不太紧要的问题时。

今上总会转头问:“宇儿有何见解?”

根据这位殿下的表现,大家都看的出,太子殿下对朝廷内部的事情,可是熟悉的很。

没有一点陌生的样子,这可不是刚回来几天就能迅速学会的。就连三年前朝廷发生的事情,太子殿下也能随意就提出来溜一遍,用以论证他的说法的正确性。

不止这样,对于实处的民生问题,太子殿下也不是一无所知,更加能与一众大臣侃侃而谈。

比如何时播种,何时浇水施肥,什么土地适合种什么类型的种子,也能要有理有据的说出个一二三。

至于见识方面,那可真不像是一个待在大德寺后院十年不曾出门的孩子。

有位大臣在给皇上说到今年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