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门阀之上在线阅读 - 门阀之上 第78节

门阀之上 第78节

    世家子弟初入台省,虽是有着高于旁人的起点,但日常公务诏对,就足以筛下一大批资质不合格的人。方才的建议者,大概日后不会出现在任何重要场合中了。

    卫渐所言的确有理,但陆昭心里也进行了核算。时下养兵费用也大抵分为三个部分,军官俸禄、衣物供给、口粮供给。虽然陆昭不知魏国具体的细项,但在江东时也经手过这些核算。边防军官几乎无太多两千石,而细则难考,如今官制薪俸与汉朝相差不大,她的父亲便教他用《汉书·百官表》来进行粗算。

    “吏员自佐使至丞相,十二万二百八十五人。汉宣以来,百姓敛赋,一岁四十余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至此便可算出官奉平均为一万六千六百万钱。如今魏国编军用的是十人制,即凡十人设一长,那么十万军队的军官数量便是一万,一年俸禄开支则约为一亿七千万。“军官俸禄近一亿七千万钱。”

    “衣物所跨冬夏,夏有单衣、单绔,冬有复袍、复绔,另有巾、袜、履。假设一年仅各供一……所费三亿钱,现下半年,以一亿五千万……《居延汉简》中便详细记录了这些事务的详细价格,如今物价较汉时有所涨,最终折算下来每人近三千钱支出,“最后这口粮么……”陆昭细洁的手指轻轻敲着桌沿,“十万军一年所用约合两百万石粮,僦费一千三,长安金城表是之距一乘十,一车万钱,一年八亿,半年确有四亿之数了。三项总和约莫十一亿钱,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卫金曹言之有理。”

    这笔账其实还是高估了,如今陇西各地设置军屯,士兵就地取用,所费应较少。

    陆昭心算,众人自下而立也都是屏气凝神,如今他们也知道新任的中书是明白人,不好蒙。她的专业与历练令她不怒而威,仅仅落座便自有气场。

    不过现在仍有四亿的差额,众人面面相觑,最终由一尚书郎出面言道:“战争所困,田亩残破,所出或许有难。”

    陆昭暂未回答,先翻看了尚书台所呈税帐,虽然更为详细的条目没有呈报上来,但是目前的数据也足够使用了。“各地税粮总和约两千万石,大魏三十税一,合计田亩六亿,六千万人,人均不足十亩。”陆昭说完笑得意味深长,“的确不大够,诸公,如此只怕要施行土断分田。”

    在场的几乎皆为世家出身,知道土断对世家来讲意味着什么。况且太子大军盘踞于

    此,绝对有着进行土断的军事实力,而以魏钰庭所领导的寒门,对于土断查户也是摩拳擦掌已久。

    不想土断,就得想办法凑钱,小民早已剥削殆尽,最肥的终究还是他们自己。

    最具胁迫力的话语既已放出,陆昭随即也放了一条口子:“钱粮之紧,关乎此战,京畿不复,在坐哪能得安?至于关陇之地运输耗费问题,本中书也有所构画,既然各家都聚到略阳来,不若明日一起商谈。”说完又笑了笑,“我这中书之位,说到底不过是个空架子,诸位当家为官想必也极为不易,各自勠力而行吧。”

    恩威并施,利益大义皆讲透。绀青色的衣袍旋即消失于官署门前的一片阳光下,北地草木坚细如刀,将众人眼前的明亮切割成了片片光晕。这是秋刀出鞘前最后的柔和。

    第180章 远景

    赋税运输历朝历代皆是问题纷杂, 边远郡县常年因为道阻坚信、无人为任,或拖欠赋税,或干脆罢交。此次核算所得赋税尚不包括青徐等东部州郡, 东部粮草走河水,至三门峡处便要全部卸下。如今豫西通道与河东都未能有所联络, 因此行台不能得全部赋税。

    不过这些钱粮也并非都留在了函谷关以东。崔谅毕竟手握皇帝, 司州以及荆州部分郡县还要输送课税至长安。至于长安以西的陇右,则因地势险要,几乎无人问津。

    行台虽然官吏已初备, 但眼下仍不具备尽调各地资税的能力。在云岫去安定之前,陆昭已和她拟好物运通道的规划草图。兄长陆归据安定有平凉城, 陆放据淳化,执泾水两端, 中有高渠渡、北渡等诸多渡口,更有郑国渠、南渠、通利渠等水网。而泾水上游途径崇信县北, 华亭县南,离行台距离颇近。

    如今陆家在安定扎根, 若能打造一个黄金水道, 便可大大减少物资上陇与下陇的转运成本。安定河渠脉络深广,自身便是陇西的大粮仓,沿途设置仓廪, 各家便可以承担起运课税之务。而陆昭身在中书,在政令上配合也十分方便。各家运送课税的同时,扣除部分数额以作运营耗费, 如此经营数年, 在西北也会极具竞争力。

    这个构想虽然有谋国以自肥的嫌疑,但一旦提出, 对于元澈来说却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多一条运输通道直达长安,对于三辅的修复和长安的给养颇有裨益,同时也能减少荆州、函谷关东等地,对长安物资命脉的影响力。而且水运所耗的成本和陆运相比,近乎于零,更何况还要穿走于陇山。

    陆家则是打算引关陇各家入资,共同经营。毕竟水网庞大,以陆家一己之力难以完成,许多地方上的沟通也要仰赖世族的乡资。而对于朝廷来讲,这种工程若想做成,除了寄望世家,并无其他方法。而陆家作为发起人与中枢的发力点,便可以借助此事立起自己地盘的规矩,从而完成侨立安定最深的一次根植。

    次日,当这一份构图呈现在太子与几位仍在值守的中枢重臣面前的时候,大家皆是震撼。这项浩大工程的详要先以陇右水网与山川的比例绘图为首,随后便是各个要道以及水网的构画图。这些布置中不仅有舟市、仓廪,还规划有军事防区。并且在议案后,还附有数卷对劳役以及工期的估算。

    元澈手捧着这份文卷,他明白这背后有陆昭与云岫的多少苦心,自然也就容忍了陆昭背后的小小私心。时人多少受前朝慕玄崇虚的影响,多侃侃而谈、轻言臧否,风流举止下,勾心斗角,谋权图利,但真正堪任国事的却少之又少。

    世家借助这项水网工程得利,元澈本人并不反感,反过头来看,国家若用军兵胁迫世家出钱出力,最后却一杯羹都不分,与茹毛饮血剥削穷苦百姓的禽兽也就没有本质上的不同。

    而这些事交给寒门来做,如今国家的权力根系尚未深植,这些人空有权力,也无法调动世家的能量。如果因为无法让寒门和世族一样获得同等的得利便放弃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业,那么潜藏在这些世家中的能量便会自己找到出口,那时才是真的要有大麻烦。

    王济观览后直接赞叹道:“陆中书心藏沟壑,俯仰山川,我等老朽也当避之一席啊。”

    王济是否真心称赞元澈倒无所谓,不过时下陆昭身居中书,难免也有谤议微词,此时他生怕陆昭遭受捧杀,哪怕被有心之人传出,对于陆昭的精力也都是一种损耗,因此连忙回护道:“人生在世,各有所长,若世人都百般皆通,孤也要引退避世了。”

    最后,众人也不免谈及各家如何分配工程这一事项。

    陆昭道:“水网输送,日后免不了担当课税运输之劳,所任者自然必得以国是为重。如今税赋转运行台,大军即将发往金城,粮草也需要捐输。倒是可以以此为考核,择其优者,以任事劳。”

    元澈点了点头 ,其余人也并无异议,说白了就是要让这些世族出两次血而已,倒是一举两便。此事敲定后,陆昭便把议案留在元澈处,随后去与那些世家协商。给那些世家的议案还是做了一些删减,去掉了不必让他们知道的军事不妨规划,以及重要仓廪的位置。

    与各家议事完毕后,陆昭沿路回到衙署,此时已近夜晚,天下起雨来,廊下已无人。

    自陆昭与那些世家往来逢迎的最后一刻,她便觉得小腹有着隐隐的痛,好容易控制住了微微颤动的声线,她不得不全神贯注地面对一个现实——她的月事已迟来六日了。

    雨下的极大,扑向青苔与石阶,零落成细碎的声响。湿润与雾气在陆昭的心里氤氲成一片有一片的焦躁,只在那滩积水中,映着她目中尚存的那一丝侥幸。

    浓云如聚,状如奔马,寒风与冷流盘桓在陆昭的鬓发和衣衫之间,让她的整个身体变僵变硬。陆昭渐渐放慢了脚步,然而疼痛却仍在下腹不断涌起,愈演愈烈,如同一把刀在里面越来越快地搅动,仿佛要割裂她的七魂六魄。

    最终,陆昭支撑不住,在离房间门不远的地方蹲下身来。她曾经陪伴过母亲分娩,那一夜颇为艰难。原本以为疼痛会令人喊叫,然而那时她发现,至始至终,她的母亲除了抽搐并险些昏厥,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事后她的母亲告诉她,太疼了是喊不出来的,胸口堵着一团气,它既不能吸进肺腑,也不能呼之而出,如同楔子一样死死地钉入了心脏。

    冷汗与雨水混合着,自脖颈汩汩而下,将交领的一袭月白染出一片深深的湿渍。陆昭大概明白那种疼痛是怎样的感觉了。她依在栏杆下,瘫坐在冰冷地雨水里,双腿止不住的颤抖。雨水顺着她的裙衫慢慢向上侵蚀,有血的味道。

    陆昭这才有点慌,她没有婢女,也未带随侍,眼前一明一黑的闪着,仿佛濒临死亡。在晕倒前的那一刻,元澈自房门走出。他的身影呼啸而至,托起她,如同五月的暖风托起一片梨花瓣。陆昭用仅存的一丝神智望着元澈,他的眼睛柔软,粼粼生光,如同永不封冻的涓流。而她的身影则穿栖其间,湮没在那片深色的欲望里。

    郎中前来诊断,没有惊动任何人,匆匆来,匆匆去,结论也简单。陆昭来了月事,只是这次格外痛而已。

    陆昭长舒一口气,却没有抬头去看元澈的目光,无论对方眼中是欣喜还是失落,都是她没有准备好去接受的。如果某一天,这个担忧即将成真,她想她会毫不犹豫地逃离开。围绕这个新的生命,有太多政治的议题与利益的考量,与她独自一人挺着孕肚站在海啸中没有任何区别。

    这一晚,对于某一个话题,他们都没有开口。

    数日后,

    粮草和课税之事终于有了结果,各家捐输外加补贴,凑齐了近四亿的资材。从这些积极应诏的人家中,陆家也重新整理了肯于依附自家的关陇世族。粮车与辎重源源不断地自各地调运集中,行台振奋,元澈也乐得开心,多饮了好几杯。

    如水的夜色下,姿势比往日更热烈些。浪潮之汹涌,将陆昭撞向无依无靠的悬崖,已非一体可以承受。元澈的力道用得巧,在隐晦与潮湿的一隅死追讨要。陆昭每向后暗暗退着,他便又追挺过来。她的头轻轻伏着元澈,手中却仍紧紧地攥着他轻薄的衣衫,半埋着面颊,鬓发垂在他臂弯下,死咬着自己喉间那一丝残存的声音,同时也承接了他在耳边颤抖的喟叹。

    “明日我要到前线去。”元澈提前退了出来。

    上前线,就是要与凉王决战了。刀剑无情,自古打仗没有万无一失,即便是贵为太子,也不会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回来。

    “我没有什么托孤的兴致。”元澈侧着身子,深深地看着陆昭,“如果我死了,你的婚事大概也不会很难吧。”

    元澈不知不觉间忽有些失落,先前汉中王氏把王友安插在崇信县以求陆家婚事,意图还是颇为明显。看看两家是否有合作的意思,若要敲定,王叡那里也未必不能重做布置,最终总是要在嫡支上做文章。若是不成,王友作为庶子,退一步撤回来也无伤大雅,各有体面。

    元澈望着陆昭,烛光挑的明亮,照的她一袭中单好像薄纱一样,嶙峋而清艳的伏线仿佛呼吸间便可触及。她的腰身那样细,似乎欲折,冰静的外皮下,暗藏着一簇凶焰。他终是自私地想将她据为己有,无论生前,哪怕死后。

    “到时候我要让冯让送你回扬州。”元澈轻轻地吻了吻陆昭的睫毛,“把你藏得好好的,谁都找不到。”元澈笑起来,仿佛这样死亡的恐惧与失去她的恐惧都会变得很淡了。而此刻,涌上他心头的温暖与凄凉他知道,那就是爱了。

    第181章 南北

    已入初秋, 淳化县郊外泾水渡口,一艘货船缓缓停靠在大桁边。待绳索将船体固定好后,岸边便有数百名劳力接踵而至, 将船舱里的物资流转运出。

    这已是江东最后一批粮船,此时以计, 江东已输送粮草三百万斛。货船此行除了送来粮草, 更输送大量江东子弟,其中便有顾孟州的曾孙顾承业。

    渡口不远处是一片临水亭阁,较之年初战时, 此地由零星亭庐已建成成一片繁华楼台。如今淳化县已是行台与各方的沟通枢纽,再加上前几日孔昱等关陇世族在此举行祭孔之礼, 世家大族皆在此购置产业,以望中枢动静。

    大批资产人才涌入淳化, 一时间临别江上,往来送客, 兴而不绝。酒肆、茶舍、驿馆遂绵延成势,甚至有大量豪族在此处修建水榭, 用以世族迎客送别。

    顾承业登岸后, 便见一名身着长衫、形容简淡的士人立于亭前,不由得面呈喜色,大步上前。待执手相见时, 顾承业的语气却不乏哽咽:“不意有生之年能再见君阳兄啊……”

    陆放年前才加了冠,表字君阳,闻此也忍不住潸然泪下:“本以为此生终困于西都, 难得天子幸重, 家人相援,不料也能有外任之时。”

    顾陆两家素有深交, 陆放已在江边酒楼辟了一处雅间,为顾承业接风洗尘。待二人坐定,陆放为顾承业斟酒,神色也转为重逢后的喜悦:“如今行台初建,台省职位多有空缺,你丁忧期既满,想来中书为你争一清品之位,应该不难。”

    顾孟州去世后,顾承业得以荫封开国余暨县男,食邑一千户,加散骑常侍,入中枢领职,从阀阅上可以说无可阻碍。

    清品大多是中枢的秘书郎、著作郎。所谓“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清品职位大多是为门阀子弟所留,作为这些人的起家官。对于这些子弟的要求虽然没有上述那般简单,但也要比寻常世族在地方功曹任职要好上许多。况且这样的职位在台中有参预机要的机会,总览全局,无论是养望还是熬资历,都是好去处。

    获得清品职位后,晋升从政的路线也较为明朗,养望几年后,根据资历以及能力,可留在中枢执掌诏命。不大如意的,也可以转做礼教官与宗正属官。最得意的自然是出任州郡,执掌方镇。

    “中书如今执掌机要,想来应对也颇为艰难。”顾承业小酌一口,旋即放下酒杯,“清品之位主官郎官均有定数,中朝也有定例,况且我如今尚未加冠,只怕中书运作也有难度。”

    如今关陇世族在中枢占比颇重,汉中陇右等地也有一时之选。虽然陆昭未满二十而任中书令,但到底也是太子的意思与各方利益最终达成的结果。但顾承业的清品之位却是要各方共同商议才能给出,未加冠礼的确是一个容易被卡下去的条件。如若这些人家以此为由,陆昭也不好枉顾破坏了世族们的规矩。

    但顾承业的起家官又关乎到南人日后的门面以及从政之路的一个标杆。如果不能借此机会争取到一个好的清品之位,那么可以选择的就只有三公掾属了。可是现下贺祎死了,吴淼是被架空的太尉,行台归来后,原三公之位只怕还要再做调整。

    陆放想了想,方对左右道:“粮船停靠的事,暂时不要太过张扬,待我书信一封,你即刻送往中书那里。”之后又对顾承业道,“事情不管成与不成,中书那里还是要见一面的。现下太子领兵北上,与车骑将军准备攻伐金城,中书留守行台。今天晚上一些关陇世族你还是要见上一见,随后我再派人陪你一同去趟略阳。”

    “劳烦君阳兄费心了。”顾承业此时不再多问也知道陆放虽任淳化县令,但是实权与人脉都不亚于一个地方郡守甚至台省高官。陆放长他两岁,如今神色早已褪去稚气,举止言谈间都透露着一股历事的老练。

    两人简单用过餐饭,旋即走出酒楼,却见眼前车马盈路,不少妇女士人围堵过来,观者如墙。而后人群中不知哪人喊了一句:“敢问南来郎君,到底是谁家璧人?”

    “你怎不知这是陆中书之表兄,开国余暨县男,吴郡顾氏郎君。”人群中旋即有人作答。

    顾承业甫至淳化,被堵在此处,不仅惶恐看向一旁的陆放。

    陆放只笑了笑,低声道:“前有看杀卫玠,果盈潘车,如今也当有吴中琼树,南来璧人。”

    顾承业身子修长单薄,容形俊美无俦,玉冠白衫,襟带落落,颇有羸弱风流之态。人群中虽有不少陆放提前雇佣的造势者,却也不乏见到真人后真心向慕的男女老少。顾承业初来北地,声望自然要打造起来。

    如今陆放执掌淳化,又是三辅地区人脉最广的行政长官,但整个南人执政的主流风向,还是要靠顾老这个嫡曾孙来带动起来。因此对于顾承业的声名,陆放也是不尽余力地渲染。

    顾承业此时也知道陆放是在走一个扬名的流程,于是颇为无奈地走上了车,不由得哀怨道:“前有王俭坠车、褚渊落水,我一介简名,若受此誉,只怕也要入投河伯了。”

    陆放闻言则朗声在一众人之间高喊:“顾郎绮年玉貌,天所不容,地所不受。如今乘船而来,可见也是河伯不受。”

    此等吹捧言辞虽然清丽,但是未免太过无耻,饶是顾承业也禁受不住,赶紧坐入车内。待陆放也上车来,方才幽幽问了一句:“这一套东西都是昭昭教给你的吧。”

    陆放笑得狡黠:“中书传授一二,我也颇有所悟。你当那孔昱为何对中书那般俯首帖耳,他儿子孔延的简慠孤介之名,也是由此而得啊。”

    白塔山巍峨耸峙,拱抱金城,暮至而扬钟声。与此金鸣浩荡相应和的,是金城远郊外的灵岩禅寺。

    此寺由北魏太武帝时期兴造,以灵岩洞为基,由白兰王慕容贵主持,拓展建成寺院。洞内刻有石像,曾为藏传佛教密宗道场,主供金刚萨埵双身像。但道武年间灭佛,僧众散尽,后来新君大赦佛法,如今入驻的乃是佛家禅宗赫赫有名的道弘法师。

    入夜后寺内清静,只闻虫鸣与咛颂之声,一双小僧自廊下行过,谈话的声音也就颇为突兀。

    其中一人语气颇为不满:“禅师佛法大龙,光被远迩。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师祖怎得只为那玄能说法。”

    另一人则更加愤懑道:“这倒也罢了,他作偈确是比旁人好些,只是秀安师傅那样精通佛理,资望贵重的人,竟也不能入门同受教。”

    两人走嘀嘀咕咕走至一半,只见廊下一门徐徐打开,一僧立在二人跟前,正是秀安。秀安原是道弘法师的爱徒,年幼便被看重,由父母亲自送进寺院修行,年纪轻轻已是授法师傅,在寺院中不乏有尊崇者。

    闲言两人知道自己犯了戒律,旋即低头,等候发落。

    秀安眉目安和,笑容亦是慈悲,道:“夜深了,莫要在外闲言,小心伤寒,快回去罢。”

    两人既得赦免,便匆匆离开,却忽听秀安在身后道:“师傅授法一事,不可再有一言。”

    秀安见二人远去,便继续回到内室安坐颂经。然而他的内心亦不乏煎熬,欲念、嫉妒与不满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鬼魅,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悄悄找上了他。他手中的念珠捻得颇有定力,意图将身心擦拭干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他自问没有玄能那般悟性,也只得时时勤拂拭而已。

    这是他的师傅道弘为玄能授法的第三日了,秀安知道,以师傅的智慧,玄能要离开这座寺庙了。他思索片刻,而后走向床榻边的矮柜旁,从里面取出一本经书和一双编制的草履。佛门不事生产,秀安俗家曾随父亲习得编织之业,这双草履乃是他依照玄能的足掌大小编制的。

    将几件简单的东西整理完毕,秀安出了房门,向禅院大门口走去。果然,一个时辰之后,玄能走出了禅院的大门。

    “秀安师傅。”玄能有些惊诧,他有些急切的走向前。此时他未穿缁衣,只是寻常打扮,身后却背着一个鼓鼓的包袱。玄能见秀安的目光望向那个包袱,身子也不自觉地向后退了半步。

    秀安了然一笑,也猜出了包袱内是师傅道弘的袈裟,以此为密信,玄能继承禅宗祖位。望着玄能干净而胆怯的面容,秀安抚平了心中最后一丝恶念,双手将自己手中的小包裹交给了玄能:“南方弘法,路途遥远,貉獠多锐荡,请珍重自安。”

    玄能低头施礼:“人即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身不同,佛性当也无差别。”

    秀安笑了笑,他们二人境界的确不同。师傅的选择是正确的,他面对世俗的欲望,不断磨练而修成正果。玄能则是,瞬间顿悟。

    玄能刚一出言,只觉得自己似乎太过冒犯,他抬头看了看秀安,对方不过是担心自己,关怀自己,仅此而已。而他所言,似乎太过锋利。玄能思想许久,方道:“师傅曾言,自古传法,气如悬丝。看来秀安师傅才是得此道者,请秀安师傅恕我狂妄轻言。”

    秀安听后则摇了摇头,目光泫然:“我自愧不如你。只是当年师祖与众人争夺法嗣,也是困难重重,诸多险阻,其中也不乏杀伐毒害。你存有智性,偶露锋芒,自避即可。”说完,他将东西交给玄能而后道,“速去吧,若久住此间,只怕有人要害你。”

    玄能含泪接过,深施一礼:“南北有隔,愿能有再见之时。”说完匆匆而去。

    待玄能走远,道弘法师才徐徐从门后走出,颇为欣慰地看了看弟子秀安。玄能智之最高,然而却未开慧,不懂藏拙。他之所以将他送走,除却要保他性命之外,也是要保护秀安与其他僧人的善。让玄能继续留在这里,只会继续刺激其他人,扩大每个人心中的恶。慧既参透人性,他已年老,这已是他能给众人最大的慈悲。

    “回去吧。”道弘拍了拍秀安的肩膀,“凉王昨日已遣使而来,你我尚有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