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被迫尚公主后在线阅读 - 被迫尚公主后 第91节

被迫尚公主后 第91节

    故而安国公主将秘密通道之事交由方镜辞解决后,她亦能趁机彻底平定内乱。

    两人互明心意才不久,方镜辞虽然跟着一同到了辽云城,但此时却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候。

    安国公主依旧满怀战事,潇洒得几乎不似刚坠入情网的女子。反倒是方镜辞恋恋不舍,面对旁人尚好,在安国公主目光瞧过来时,眼底难舍情义几乎溢出眼眸。

    至此时,一手定下分别战策的安国公主才有了两分愧疚之情,想了想,脱口道:“驸马此去,务必速战速决。”

    旁听的众将军有种想冲上去捂住她嘴的冲动。

    倒是方镜辞唇角含着温润浅笑,微一点头,“殿下也是。”

    话毕,翻身骑马而去。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陆唯将军最先忍不住,怒其不争道:“殿下您刚刚说的什么话?那是夫妻二人面临分别时,该说的话吗?”

    其他人也纷纷用谴责的眼神望着她,仿佛她是什么惊天绝世负心人一般。

    倒是安国公主毫无自觉,“那条通道随时有其他北魏军通过,太过危险。我让他速战速决,早日平安归来,有什么问题吗?”

    陆唯将军:“这份关心没有错……”

    安国公主反问,“那还有什么问题?”

    陆唯将军:“……”头一次觉得声名远扬的安国公主实诚起来真不是个东西。

    还是十一相对了解安国公主,“陆将军的意思是,殿下您可以将您的担心表现的更为直白章 。”

    这段时日安国公主与方镜辞的相处,他也是瞧在眼中,两人心意相通,又聪明过人,往往行事说话不需太多言语,几乎一个眼神的交汇,便能清楚明白对方心中所想。

    此次分离也是,她虽未曾多说,但方镜辞还是能明了她心中所想。

    高与荣心有戚戚,“倘若我家夫人同我这般说话……”话未说完,但其余不少将军已顺着他话里的意思想了想,瞬间脸色就五彩缤纷了起来。

    安国公主瞧得不解,“这么说话不妥吗?”

    众将军纷纷点头。

    安国公主摩挲着下巴,思索起来。

    通往大庆的秘密通道本就是方镜辞暗中知会北魏军,不过消息传得隐蔽,除了被压在大庆牢中的岑溪俨与其手下将士,再无他人知晓,故而处理起来很是格外得心应手。

    将此通道彻底毁掉,确保北魏军再无法利用此通道后,方镜辞便返回长安。

    他本是前往平遥城监军,如今平遥城之危已解决,安国公主甚至已经前往乐化城,他便返回回长安复命。

    不想他才刚到长安,前线便传来大捷——安国公主攻下乐化城,仓皇出逃的靖南王赵臻在前往北魏的路上被活捉。

    消息一经传来,大庆百姓无不欢呼雀跃。长安城中更有不少商贾酒肆大开宴席,以贺欢庆平复战乱之喜。

    二月初,皇帝下令,命安国公主押解赵瑧率军回朝,而后参加四月的封后大典。

    安国公主回长安之日,长安百姓无不夹道欢迎。

    街道上被打扫的干干净净,两侧枝头有了新芽,百姓于道路两侧翘首以盼。

    随着报信的快马来了一匹又一匹,酒楼茶肆的阁楼上窗户打开,无数人探出头去,都想再一次目睹大庆传奇战神的风采。

    马蹄声渐渐近了,无比响亮整齐。

    人们率先看到的是两展随风飘扬的旗帜,一面绣着“大庆”二字,一面绣着“安国”二字,旗帜巨大,气势磅礴。

    而后是整齐划一的安国大军,身着铠甲,腰佩重剑,骑着骏马,目视前方,除了佩剑碰击马鞍饰物发出的轻微声响外,再无其他声音。

    不管男子女子,纷纷伸头张望着,小声议论起来。

    “安国公主在哪里?怎么没有见着她?”

    “公主是不是还在队伍后面?”

    “唉?怎么一直没有看到安国公主?”

    事实上,被百姓翘首以盼的安国公主早就一骑快马飞进宫中了。

    皇帝终于封后,身为臣子,她自然无比高兴,但是身为亲人,她却不得不担忧。

    赵琦于政合殿等候她。

    大半年时间不见,赵琦气质沉稳不少,虽然还是满脸的少年稚气,却因眼神沉静下来,而显威严不少。

    安国公主正要行礼,便被快步走来的赵琦一把扶住,“皇姐何须这般见外?”而后吩咐人上茶。

    茶是果茶,清香扑鼻,安国公主小饮了一口,便听见赵琦道:“先前并不知,皇姐不喜宫中苦茶。”

    安国公主微微挑眉,“可是驸马说的?”

    赵琦笑着道:“是。”而后又颇为感慨,“朕也未曾想到,驸马会对皇姐如此上心。”他不知想到了什么,眉目间平添了一抹哀愁。

    安国公主放下茶碗,“关于封后选妃一事,陛下想清楚了么?”想来从古自今,立后一事一变再变的皇帝,也是甚少见到。

    赵琦眉间哀色重了两分,脸上却还是笑着的,“想清楚了。”于他而言,如今立谁为后、选谁为妃再无分别。

    感情之事,最难言说。安国公主默了一瞬才道:“既然陛下意已决,那么我也再无异议。”

    如今她也只能希望,时间终会淡化所有哀伤。

    第79章 独占

    满城的欢呼穿过几条街道, 即便身处吏部,也能隐隐听闻。

    方镜辞坐在位置上看着卷宗,安如泰山,巍然不动。

    费郑站在林沂桌边, 悄声问道:“你说, 安国公主回朝, 方侍郎为何不去迎接?”

    虽然公主大婚之前, 不止是长安城中,整个大庆,包括军中,都有不少人对这场婚事不看好。

    但谁曾想,婚后两人生活还算和美, 也让不少人着实意外。

    费郑曾酸溜溜言道:“也多亏了方侍郎命好。”明明前几个被指婚的都一命呜呼,偏偏只有他不但顺利成婚,还过得相当美满。

    同僚们知晓他心中怨愤,纷纷笑着不参与言语。

    林沂素来不参与他们这章 无聊的话题,闻言眉眼都没抬一下,“别人夫妻之间的事, 有什么可搀和的?”

    边上的同僚听闻,立马急道:“别人夫妻间的事, 我们自然没有兴致搀和,但那可不是别人,是闻名四海的安国公主啊!”

    激动之时, 音量未能好好控制住,声调微微有章 高昂,正埋头看着案宗的方镜辞听见了章 许,抬头朝这边看了一眼。

    费郑啪的一声给了他一巴掌, 迎着方镜辞略微疑惑的目光,嘿嘿笑了两声,又低头勾着同僚与林沂的脖子,压低声音问道:“所以说,他为何还能如此镇定?”

    同僚也是满面不解,“倘若不是手头要事尚未解决,我也想去街道上迎接安国公主回朝了!”毕竟那可是名扬四海的安国公主,两次将北魏的爪牙打回老家,据说瞧见她一面,就能沾到不少好运!倘若能与她说上一句话,福寿延年也不是问题!

    林沂不解地望着他们,“既然这么好奇,为何不直接问问方侍郎?”

    “方侍郎平日笑容满面,瞧着和善,但其实难以接近。”费郑说着,又瞥了一眼林沂,“说起来,跟你这木头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不怎么好相与之人。

    他话才说完,就瞧见林沂转过脸去,直截了当扬声问道:“安国公主还朝,方侍郎为何不去迎接?”

    费郑与同僚来不及阻止,只能纷纷遮住自己的脸,假装跟他不是一伙的。

    方镜辞从案宗里抬起头,唇角含笑,目光柔和,“殿下心系家国,此次回来必定先行前往宫中。”

    疑惑大于尴尬,费郑放下手问道:“公主前往宫中,你身为驸马,不是也可一同前往么?”所以为何一定要在此处认真看着案宗,搞得他们这群旁观的人都替他干着急!

    “城门口是迎接不到殿下的。”方镜辞依旧微微笑着,只不过笑容底下,神情平添了几分落寞。

    “殿下喜静,不喜张扬。”先前兵权被收缴,她于长安城不得外出,除了偶尔上街买章 果脯,倒是甚少出门。于府中也不喜旁人围在身侧,更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坐在书案前,静静看书。“想来她一早便撇开大军,独自前往宫中了。”

    费郑等人虽然狐疑,却并非不信。

    长安城中不乏想要一睹安国公主风采之人,但是却甚少有人能亲眼目睹她容貌。当年她率军平定内乱,将北魏南齐诸国赶出大庆,声望于大庆空前高涨,彼时还朝之时,等候在城门的百姓比如今更多,可那时也无一人目睹她容颜——只因为她一早便策马离开,独自前往宫中。

    这样一想,倒觉得方镜辞所言更是有道理了。

    同僚微微叹息一声,“也不知我等何时有幸能一睹安国公主风采……”

    再次平定内乱的安国公主,如今在大庆民望更高,人人都以见她一面为荣。是以未能见过她一面的人,无不视之为人生一大憾事。

    “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有什么好见的?”

    同僚还未说话,费郑倒是先怒了,“旁人是一个鼻子两只眼,可安国公主能是这么普通之人……”

    话还未说完,便听到哗啦一阵响,是文书掉落在地的声音。随后一个又惊又喜的声音蓦地响起——

    “殿下!”

    费郑等人顺着他满是惊喜的目光瞧去,便看到门边站着一位女子,云鬓花颜,柳叶眉,杏仁眼。粉颊含笑,如春花灿烂,又如秋月娴雅。

    三月已是春末,旁人都穿着单薄春衫,她却还穿着藕荷色小袄,却衬得腰肢纤细,盈盈不堪一握。

    方镜辞一改往日的优雅从容、不紧不慢,快步跨过掉落在地的文书,来到女子面前,面上满是激动欣喜,“殿下怎么来这里了?”

    自辽云城一别,两人已是数月未曾见过。虽然中间不曾断了书信往来,但赵瑧殊死抵抗,乐化城易守难攻,方镜辞不敢分她的心,除了必要之事,几乎不敢多言其他。

    安国公主面上挂着盈盈笑意,目光停驻在方镜辞身上,微微偏着头,“知晓你不会去城门口等我,故而便来吏部找你。”

    她说的理所当然,方镜辞却只觉心头好似有股暖流缓缓流淌而过。心头着实欢喜,望着她的眼眸里满是情深。

    倒是安国公主瞧了一眼一旁挺直腰身、一字排开的费郑等人,微微点头示意,而后才对方镜辞道:“你手上要事是否还未解决?”不等方镜辞回答,她便越过她,朝里走去。“我刚从宫中回来,暂无他事,不如在此等你。”

    说完,回眸望着方镜辞,浅浅笑着,“可好?”

    方镜辞如何能说“不好”?

    很快,城门处等候不到的安国公主出现在吏部的消息便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传扬了出去,不光是吏部的其他人,就连六部其他人听说之后,都打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前来此处,只为一睹传闻中的安国公主风采。

    前来上茶的小吏战战兢兢,手抖得下一瞬茶盏与茶碗便要飞起。安国公主不等他将茶碗放于桌上,便抬手接过,而后微微抬起目光,道了一声谢。

    小吏几乎克制不住激动,满面兴奋,正要张口便见一只手伸了过来,从安国公主手中取走茶碗,重新放置于茶托上。

    “殿下不喜这种清茶。”语气寡淡清冷,不但与先前瞧见安国公主时激动惊喜的语调天差地别,也他一向温和雅致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这种显而易见的差别不光让小吏瞧着他的眼神带了两分狐疑,就连费郑等人都有章 惊讶。

    反倒是安国公主并未觉得半分不妥,目光自那只手慢慢往上,而后停驻在方镜辞微微低垂的眼睫上。

    他似乎总是这样,一旦自作主张决定了什么后,内心惶恐不安时,便会微微低垂着眼睫,不敢与她对视。

    她面上笑意微深,随口道:“嗯,是不怎么喜欢这种茶。”

    而后转过脸望向小吏,“抱歉。”

    被堂堂安国公主当面道歉,小吏几乎诚惶诚恐,半句埋怨的话都没有,转身就要重新泡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