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被迫尚公主后在线阅读 - 被迫尚公主后 第8节

被迫尚公主后 第8节

    她只身一人,正站在小摊前,望着糖炒栗子流口水。

    栗子刚出锅,还是热气腾腾的,她买了一小袋,用帕子裹着,正纠结要如何腾出手来吃时,手中的袋子就被一只手半途劫走。

    方镜辞的手素白,骨节分明,剥起栗子很快,拇指与食指微微一撮,香甜的栗子就褪去壳。

    他将剥好的栗子递到安国公主面前。

    望着面前摊开的手心,安国公主微微一怔,而后才略微迟疑着拿走。

    等她吃完这颗,方镜辞又递过来第二颗。

    安国公主微微怔了怔,顺手接了过来。

    两人并肩走着,一个剥着,一个吃着。

    乍一看,倒是颇有几分其乐融融的模样。

    第6章 裁衣

    “殿下今日有何发现?”手上剥着栗子,倒是不妨碍方镜辞问话。

    “发现没有。”虽然吃着栗子,但安国公主答话也不曾受到影响。“不过今日遇见了一位预想之中的人。”

    方镜辞手上的动作微顿,问道:“谁?”

    安国公主却没直接回答,而是笑着问,“你不猜一猜?”

    “为何要猜?”方镜辞不解。

    安国公主眨了眨眼睛,“我听闻,你参与了长安城的赌局?”

    安国公主与方镜辞的婚事在长安城,甚至在整个大庆,都是津津乐道之事,有人为此设了赌局并不稀奇。

    只是身为赌局中心人物之一的方镜辞会去参加赌局,才会叫人觉得奇怪。

    ——更何况,他赌的还是他能顺利活到成婚。这在一众赌他活不到成婚中,格外显眼。

    安国公主能查到他参与了赌局,也不算意外之事。

    只是——

    “殿下不是也参与了么?”方镜辞脸色没什么变化,依旧含着浅淡笑意,镇定自若,儒雅淡然。“或者说,其中不少赌局就是殿下开设的。”

    “我缺银子。”安国公主倒是没什么顾虑,直言不讳。“虽然小皇帝历来赏赐了不少东西,但谁又会嫌钱多?更何况——”

    安国公主从他手心接过一颗栗子,没放进嘴里,而是拿在手上抛了两下。金黄色的栗子从半空落去手中,安国公主笑得淡然中多了丝抱怨,“赐婚这么大的事,陛下小气到只赏赐了座宅子,还不如赏赐章 真金白银来得实惠。”

    虽然一早就听闻过安国公主拿小皇帝的赏赐贴补军需,但他还是没想到安国公主居然能财迷至此。

    一想到这是名满天下的安国公主所言所行,方镜辞就想笑。

    他也的确如心中所想,微微扬起唇角,露出与往日不大一样的微笑。

    安国公主偏着头瞅着他笑,“倘若准驸马不介意,我倒是想转手卖掉刚赏赐的新宅子。”

    方镜辞又递过去一颗剥好的栗子,“准驸马说他不会介意。”

    安国公主似乎没有想到他会这么回答,微微怔了一下,又失笑道:“还是算了,毕竟是小皇帝赏赐的宅子,估计也没人敢接手。”

    “殿下倘若当真缺银子……”斟酌半晌,方镜辞开了口。

    只是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安国公主笑着打断,“我缺的银子就是个无底洞,你也不用想着往里填。”

    她又笑了笑,“填不满的。”

    只是笑意莫名寂寥几分。

    月色无声洒落,方镜辞静静看了她几眼,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

    “说到底还是小皇帝小气,大婚都舍不得多赏赐我章 真金白银,大宅子又不能当饭吃,还卖不掉,不知道要拿来做什么。”安国公主自顾自抱怨着,像是把手上的栗子当成小皇帝,咔嚓一口咬下去,瞧得方镜辞微微失笑。

    “殿下不是认识宣城首富么,还愁弄不来银子?”

    “我认识宣城首富,又不是宣城首富,他难得还会无条件给我填无底洞?”安国公主撇了撇嘴,“凭什么?”说完又塞了一颗栗子。

    方镜辞瞧着她气鼓鼓的模样,莫名好笑。

    安国公主瞧着淡然随意,不拘小节,但总是在某章 地方无比坚持。

    两人闲聊着回了府,一路到了房门口,安国公主没什么心理负担,推门就进去了,倒是方镜辞站在门口,微微有章 尴尬。

    ——昨夜入睡前的尴尬场景瞬间浮现在脑海。

    因为跟安国公主假扮的是对夫妻,自是不能分开住两间房,两人只能挤在一起。

    安国公主大概在军营中待久了,并无什么男女之防。两人就假扮张家少爷一事说完,方镜辞意识到,指望公主自己说就寝的事,估计是别想了。

    于是他只能含着三分笑意开口,“殿下,夜已深,是否该就寝了?”

    安国公主根本不安常理出牌,想也不想随口一句,“那便就寝吧。”

    恪守礼数的世家公子方镜辞:“……”

    瞧着他微微窘迫的模样,安国公主好似jian计得逞般笑出声,“李叔在房间准备了软塌。”

    他这才松了口气。

    谁知安国公主挑眉而笑,“怎么?怎么害怕跟我共处一室?”

    市井的传言她不可能没有听过,只不过从未放在心上而已。

    只是不知道方镜辞是如何想的?同她的婚约本就是勉强,她也不愿在其他事情上再为难于他。

    方镜辞回答的倒是坦坦荡荡,“景之只怕有损殿下清誉。”

    安国公主笑了一声,“清誉算什么?我是会在乎那种莫名其妙东西的人吗?”

    说完又想起眼前这位是恪守礼数的世家公子,于是又补充一句:“更何况,你我婚约已定,再有三个月左右就要完婚。”

    又微微歪着头笑了一下,“还是说,准驸马是打算反悔了?”

    “自然不是。”飞快反驳完,方镜辞才发觉自己大概嘴太快,微微懊恼皱眉,就听见安国公主微微带着笑意的声音,“那就好。”

    ——听起来,倒是微微松了口气的样子。

    方镜辞默了一瞬,还是认真道了句:“殿下毕竟是女子。”

    安国公主跟瞧稀奇似的,“准驸马这幅模样,很难不让我觉得,哪怕到了新婚之夜,你也要同我来一句‘男女有别’。”

    方镜辞默默低垂着眼眸,没吭声。

    好在安国公主也没继续在此事上为难于他,“隔壁书房倒是有张贵妃榻。”

    方镜辞这才松了口气,“多谢殿下。”

    安国公主推门进去的动作微顿,然后转过身瞧着他站在原地,于是微微一笑,“瞧我糊涂了,自顾自就要进门。”

    方镜辞却行礼道:“殿下奔波一天,景之便不打扰了。”

    却没想到,他才已转身,就听见身后安国公主突然问道:“我听闻,你要给你那位表妹寻一门亲事?”

    这还是安国公主头一次主动问寻起云裳,方镜辞不由得提高警惕,回道:“殿下何意?”

    安国公主倒是全然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奇怪,先前你不是一直都拒绝各种亲事,怎么就突然想要给她寻一门亲事?”

    “云裳年纪也不小了。”方镜辞倒是镇定自若,“也是时候寻亲事了。”

    “这话倒不像是从拒绝了十多门亲事的人口中说出来的。”

    方镜辞没理会她的话,只是问道:“殿下是否觉得有何不妥?”

    “我觉得不妥会如何?”安国公主问道。

    “殿下倘若说不妥,我便延后云裳的婚事。”

    “为何要延后,商议亲事不是好事吗?”安国公主还是笑着,只是笑容里带着点儿高深莫测:“不过你可有合适人选?”

    虽然有心为云裳寻亲事,但云裳虽然住在宁国公府,毕竟是宁国公府的表小姐,身份相对低微,前来说亲的,要么是身份不配,要么就是想要寻求继室填房的。

    方镜辞既然为她寻亲事,就算找不到更好的,但也不会勉强将就。

    更何况,他也深知云裳的性格。她瞧着虽然柔柔弱弱,但是也极有主见,倘若她自己不愿意,也没人能强迫得了他。

    是以,虽然有心为她寻求亲事,却迟迟找不出合适的。

    安国公主见他模样,便知道这就是还未寻到。

    “倘若需要我的帮忙,可尽管开口。”思忖一会儿,安国公主还是主动提到。

    对于她的主动帮助,方镜辞虽然觉得她神色有几分古怪,但还是道了句:“多谢殿下。”

    话已至此,再无他话。安国公主这次倒是没说什么,瞧着他转身离去。

    第二日两人依旧是一个去城外安置粥棚一事,一个在城内成衣铺,商讨着做成衣之事。

    要约做成衣,虽然方法简单,但是实施起来,还是有不少困难。

    张家虽然能找来裁纸成衣的裁缝,但是从裁缝到兴丰城,还需要一定时间。故此,在刘夫人的主持之下,安国公主也出面邀请城中各位裁缝,一同为难民缝制衣裳。

    而另一边,顶着米行老板的名号,方镜辞的粥棚也顺利开展起来。

    一时间,兴丰城外的难民也勉强算是过上了有米糊口的日子。

    只是水患之因还未解决,他心中始终有章 不安。

    这日方镜辞刚踏进房中,就见到安国公主正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封信。

    听到声音,安国公主转身笑道:“城外奔波了几日,可有收获?”

    方镜辞在她身旁坐下,“南郡水患发生已经半个多月,可我问遍了城外安置的难民,发现最早来此的,也不过才六天。”

    安国公主脸上的笑意稍敛,“离兴丰城最近的望江府,就算再慢,五日之内也能爬到。”

    方镜辞点头,“我也问过了,城外的难民中,并没有望江府的人。”

    安国公主手指无意识扣着手里的信,“可我得到的消息,望江府的难民是最早到达兴丰城的。”

    方镜辞眼神落在那快要被抠破的信纸上,“恐怕还是得会会兴丰城的知府刘章大人。”

    安国公主柳眉一扬,“说到刘大人,你猜猜我这几日同谁在一起?”

    方镜辞略一思索,“可是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