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重生古代当地主在线阅读 - 重生古代当地主 第8节

重生古代当地主 第8节

    赵氏急忙去开门,迟了吵到婆婆又要被骂。

    打开院门,看到乌压压地一堆人,赵氏吓了一跳,差点大喊‘土匪进村了’,好在看到来的都是经常唠嗑的嗑友,方才咽下未出口的喊话。

    “你们这是干啥?”赵氏余悸未平,拍了拍胸口道。

    医馆伙计还没开口,就被挤到了一边,一旁的妇人,特别是马婶子迫不及待地开口道:“你家的老三出事了,快叫你婆婆出来。”

    王氏几个在屋里听到动静,走出门,还没开口问,就被一行人七嘴八舌拉到一旁,你一句我一句地将事情给讲了个囫囵。

    “这事是真的?”王氏不愿意相信。

    马婶子肯定道:“可不是真的,人都找来了。”

    “人呢?”

    医馆伙计总算有了用武之地,交代王氏她们赶紧拿钱赎人。然后就喜滋滋地回去了,一两银子到手了,这可是他两个月的月钱。

    这边,王氏不再侥幸,开口就嚎:“造孽啊,我怎么就生了这么蠢东西,搬个货也能摔,他怎么不摔死得了,十两银子啊,全家一年到头都赚不了这么多,这是要我老命啊!”

    赵氏几个则是一脸幸灾乐祸,特别是小王氏,憋在心里的一口气,总算是出了。不过,想到要赔银子,心里十万个不乐意。

    地里除草的张父收到消息,赶回家中看到一群人在门口乱哄哄的,也没个人打发,实在是不像话。

    “大伙都回去吧,让我们好好商量。”张父发话赶人。

    众人也识趣,于是三三两两地散了。

    张家堂屋,众人齐聚一堂。

    “你说该怎么办啊?十两银子啊,还有医药费,家里哪来的钱啊!”王氏哀嚎,她是不会出这个钱的。

    张父沉吟,眉头深皱:“行了,老三肯定是要领...”

    “三哥的脚要治好,得二三十两呢。”小王氏点明这点,自受了那巴掌,她可是恨极了张信,同时不免有些惧怕,自是不赞同赎人回来。

    众人一想,是啊,领回来自然不会再给钱去治腿,可是不治腿,那不就是废了吗?那还领回来干嘛?

    张父不免有些犹豫。

    赵氏也不想做冤大头,还是为的张信,眼珠子一转,道:“三弟妹不是在刘家吗?我们给她去个信,让她去赎人就是了。”

    “二嫂说的是,三嫂娘家之前不是出事了吗,三哥过去之后也出事了,指不定是她娘家给带累的。”小王氏声援道。

    林氏这会也不装大度了,这可是十两银子,她可不想出,在她看来,家里的钱都是他们大房的,当下开口道:“是啊,合该三弟妹去赎人,文哥院试的路费都还没凑齐呢。”

    王氏当下拍板道:“行,就这么决定了,老二家的你去问一下有谁要去石坪村的,让他带个话。”

    张父没有作声,叹了口气就回房了。

    于是,张信在床上躺了差不多一天也没等到张家来人,正打算回住处,却看到刘氏被领了进来。

    刘氏风尘仆仆,脸上还挂着泪痕。一见到张信,立刻扑了上来,哭得不能自已。

    “别哭,发生了什么事?你怎么来了?”张信拍着刘氏的后背,安慰道。

    “信哥,你的腿怎么样了?”刘氏反应过来,忙问张信道。

    “我的腿没事啊。”张信怕刘氏不信,还特意走了几步,跺了跺脚。

    “那你怎么...”刘氏有点懵。

    无法,张信只能将自己的计划一一道来,他本来不想刘氏牵扯进来的。

    刘氏听完很是松了口气,之前听到消息的时候可把她吓坏了。

    “对了,你怎么过来了?我明明通知的是家里人啊,你回家了?”张信不由担心道。

    刘氏摇头道:“我还在爹娘那,是芹婶跟我说的,她今儿正好到石坪村走亲戚,帮家里人带话说你帮人搬货摔断了腿,还要赔人货钱,正在医馆等着人来赎。我当时急坏了,要赶过来,娘爹拦了我,向村里人借了点钱,这才急忙赶来,只是不多。对了,家里的地契我也带来了。”

    接过刘氏手里的东西,银钱不足三两,张信却觉得沉重。刘家的情况,石坪村的人都知道,刘父和田氏借钱的困难程度不言而喻。

    对比刘父他们为他放下脸面去借钱,还有卖地,张家那些亲人的作为让人心寒。可笑原身,为了那些人,命都没了。

    张信本来还为此心存愧疚,可现在,他心安理得!

    “我们回去吧,免得岳父他们着急。”张信无喜无悲道。

    “信哥?”刘氏感觉张信情绪的变化,担心道。

    “我没事,回去吧。”

    “嗯。”刘氏心里多少知道张信情绪变化的原因,有些心疼,于是不再多言。

    刘氏这次过来,是高大柱赶牛车送的,他正把牛车安置好,打算去看张信,刘氏就扶着张信出来了。

    “张信兄弟没事吧?”

    “我没什么大碍了,这次又麻烦大柱哥了,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请大柱哥喝酒。”张信对高大柱的援手十分感激。

    “行,那我等着。”高大柱笑道,张信的话很对他胃口。

    张信没有把脚上的木板拆掉,这家他是一定要分的。而且为了装断腿,他可是花了六两银子。本来他想着张家没来人,不用姓林的出面配合演戏,剩下的二两银子就能免了,谁知道他死活不肯,言道当初说好的五两,张家人来不来跟他没关系。没办法,张信只得用刘氏带来的银子结账才能走人。

    其实张信也知道这事是他理亏,他只是有些不甘和rou疼。

    回到石坪村,还没到门口,屋里的人就出来了。

    特别是三个丫头,看到张信瘸着腿,一个个泪水鼻涕横流。

    张信觉得好笑,更多的是感动。

    挽留高大柱吃饭无果,众人就回屋去了。

    ※※※※※※※※※※※※※※※※※※※※

    感谢读者“玉梅”的营养液,感谢读者“枕上黄粱”的营养液!

    当然最感谢的还是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

    作者写的是种田文,家长里短的,情节不免平淡,就目前看来,不知有本文有没有给读者无聊的感觉呢?作者有点慌,同一件事,我已经尽量不去重复了。不过也因此,有些人物的描述不够全面,但作者脸皮厚,就当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让我有动力继续写下去!!!

    作者是不会承认每天多多多次翻看文章数据的!菜鸟捂脸.jpg

    第12章 终于分家下

    昨晚下了场中雨,一直持续到早上。空气中弥漫着土地的芬芳,呼吸间让人心情畅快。

    告别了岳家,张信踩着泥泞的道路,瘸着腿拖家带口地回到了临丰村。

    村人眼中,刘氏搀扶着张信,后面跟着三个瘦小的丫头,五人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身上溅有黄泥,脏兮兮的,活像逃难来的。

    实际并没有那么惨,刘氏虽不显,但三个丫头经过大半个月灵泉水的滋润,脸色早已恢复红润,只是身量还有些瘦小。还有,刘氏的神情略带窘迫,并无凄惨。只不过在张信的刻意卖惨之下被忽略了而已。

    张信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放大之后分家中张家对他一家子的无情,以后他无视张家,别人也不好对他多加指责。当然,人都是同情弱者的,而且注重孝道,以后如何还真不好说,张信只是想着当下多争取几分。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般模样,在张家看来,妥妥的拖累啊,定是要迫不及待地甩开的。

    “造孽哟,你看张老三一家子,一个个的,唉,就跟逃难似的。”

    “也没差了,张老三的腿瘸了,以后的日子比逃荒的也好不了多少,就王婆子那性子,还不知要怎么闹呢。”

    “你说张老三的腿还治不治了?”

    “二三十两呢!别说王婆子了,换你你舍得?”

    “可不治不就废了?以后他家地里的活谁干,指望张老四?还是他爹?”

    “你说的也是,可那是二三十两啊,这事我看悬。”

    伴着村人的议论声,张信加快了脚步,目的是达到了,但被人指指点点的,感觉并不好,特别是对几个孩子来说。

    张家院子,赵氏正在喂鸡,见到张信一家子不免有些惊讶。注意到张信瘸着腿,个个一副难民样,赵氏这些天堆积的郁气瞬间消散不少,呼吸都畅快了几分,继而幸灾乐祸道:“哟,三弟和三弟妹回来啦,我还以后你们要在刘家住一辈子呢。瞧我大意的,三弟这腿怎么回事?这以后不会就这么瘸了吧?”

    屋里人听到动静都走了出来,见张信几人的行头,不由一愣。

    反应过来,小王氏是幸灾乐祸,出了口恶气;林氏自觉高人一等,面露同情,只眼里满是嫌弃。

    王氏见人回来了,自觉张信那起子事搞定了,立马抖了起来,对着刘氏开口骂道:“还知道回来啊,死在娘家得了!明知道家里多活计,还去那么久,我看你就是想偷懒。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娶了你这么个媳妇,连个儿子都不会生的腌臜货。还不去干活,等着当少奶奶啊!”

    骂完刘氏,王氏又开始骂张信:“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蠢货,搬个货都能摔了,十两银子啊,你怎么就敢摔了...”

    张信实在没耐心等王氏骂完,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正在骂骂咧咧的王氏。

    王氏声音一顿,接了过去,问道:“这是什么?”

    赵氏几个也伸长脖子看过来,只是都不认识上面的字。

    张信老实道:“借据,十两银子的。”

    “什么?!”王氏又飙了声高音,幸好家里没有心脏病人,否则得吓死。

    “期限还有五天。对了,利息是一分半,得还十一两五钱。”张信补充道。

    “你...你!”王氏双眼一翻就晕了过去。

    “娘...娘。”幸好小王氏几个就在一边,不然王氏就倒地上了。

    张信也没想到王氏会晕过去,嗯,着来王氏的心里承受能力还有待加强。

    指挥小王氏去请大夫,赵氏去叫张父回来,两人虽不情愿,此刻也不好多说什么。张信把王氏抱回房间,放在床上躺好。看见林氏在一旁以绣帕掩泪,张信不由翻了个白眼。

    “娘没事吧?”刘氏过来照看,王氏晕突然倒了,她吓了一跳。

    “没事吧。”张信带着三分不确定,还是吩咐刘氏道:“你去忙吧,别在这了,免得等会挨骂,带几个丫头躲菜园子里。”他可不想刘氏娘几个被殃及池鱼。

    刘氏有些犹豫,但见张信坚决,也就应了。

    没一会儿,大夫被请了过来,诊过脉,又翻过眼皮看了看,而后道:“没什么大碍,只是一时气急攻心才晕了过去,喝几副药就好,不过以后还是得注意些,毕竟年纪大了。”大夫又给王氏扎了几针,吩咐道:“等会儿就能醒,记得别再刺激病人了。”

    张信谢过大夫,付了药费,恰好此时赵氏叫了张父回来,张信又打发赵氏陪大夫去抓药,赵氏气闷不已,但顾忌身旁的张父,只得咬牙切齿地跟着大夫去抓药。

    “怎么回事?”张父问道。

    张信无奈道:“我也不知道,娘看到这张借据就晕了过去。不过现在没什么事了,大夫说吃几副药就好。”

    张信又解释了借据的来由,说是要赔人货钱不得已借的,谁叫家里没人来赎呢。

    张父听后脸色讪讪的,看了眼张信的脚,缓声道:“你刚回来,先去休息吧,你娘这里有我照顾。”

    张信本来就不想留在这等王氏醒,省得被骂,将借据收了起来,就一瘸一瘸地走回自己的房间,身影颇为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