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在线阅读 -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21节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21节

    “我知道您是为我奶奶着想,但是二爷爷,侯爷和侯夫人,也定然会为他们的亲人着想。您说,若是争的话,我们可能争得过他们?”萧易元问。

    萧成明唉了一声不说话,但这声叹气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们争不过,又非要去争,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萧易元又问。

    “那只能让你奶奶受委屈?”萧成明与陆氏同甘共苦几十年,虽是叔嫂关系,但早已视彼此为亲人。

    “二爷爷,老侯夫人的荣耀是她儿子给的,我奶奶的荣耀我努力为她挣。”萧易元看着萧成明说:“您近段时间不要再去侯府了,侯爷虽然死而复生,但侯府的事情比以往更多了。这个时候,我们帮不上忙,就不要添乱。”

    萧成明听了他的话,很是无措,“我…我不懂这些事儿,我也没想添乱。”

    萧易元伸手扶上他的手臂,“二爷爷,我知道,侯夫人也会明白。”

    萧成明唉了一声,“看我把这事儿给弄的。”

    萧易元见他这样,无奈,就又轻声安慰。

    第244章 再这样下去,大乾朝要乱

    唐书仪每日盼着萧玉铭和萧玉宸的回信,这日去寻萧玉宸的人回来了,唐书仪连忙把人叫过来问话,“大公子如何了?”

    侍卫答:“我们找到大公子的时候,他已经跟侯爷的人碰面了。大公子在侯爷派的人护送下,已经赶往西北。”

    唐书仪松了一口气,有萧淮的人护送着,她就放心了很多。让侍卫下去休息,她跟萧玉珠说:“想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收到你两位哥哥的来信了。”

    正说着话,翠云过来了,她走到近前道:“夫人,周太师家的大夫人来了。”

    唐书仪一愣,“人在哪儿呢?”

    翠云:“在前厅呢。”

    唐书仪连忙起身往外走,萧玉珠也忙跟上。唐书仪在心里纳闷,她与太师府的大夫人虽有些来往,但关系很普通,她怎么没有下帖子,直接过来了?

    不一会儿到了前厅,周大夫人见到她连忙起身,笑着道:“冒昧来访,没打扰你吧?”

    唐书仪笑着摆手:“没有,快坐。”

    周大夫人坐下,一副想说话又怕人知道的样子,唐书仪摆手让翠竹翠云出去,屋里就剩下她和萧玉珠以及周大夫人。

    周大夫人看了眼萧玉珠,唐书仪见状道:“没事儿,您说吧。家里的事儿我就没有瞒过这丫头。”

    周大夫人听后一愣,“还是侯夫人会教孩子。”

    唐书仪笑了下,“您今日来何事啊?”

    周大夫人犹豫了一瞬,“我也不怕你笑话了,你看你家大公子与我家琼音相配如何啊?”

    唐书仪有些惊了,上京这些权贵之间说媒,即使是女方先看上了男方,也会先试探,觉得对方也有这个意思,然后男方托媒人去女方家求亲。

    哪有周大夫人这样,女方的母亲亲自开口直接问的。

    周大夫人见她怔愣,重重地叹口气,“宫里传出消息,皇上要选女子进宫, 从上京广有才名的女子里选。京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了个才女排名,琼音是第一。你说这急死人不?”

    周大夫人真是急得眼睛都要冒火了,她要是知道那劳什子排名,会有这等祸事,绝对让她闺女老老实实的学绣花管家,不去跟人比什么琴棋书画。

    那皇帝老得都能当她闺女的爷爷了,她怎么舍得闺女去伺候个老头子。别说若是给皇帝生了儿子,就一步登天的话,皇帝都老成那个样子了,能不能生都不好说。

    即使他能生,她闺女又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一个奶娃娃怎么跟大皇子和三皇子、四皇子斗?皇帝能不能活到奶娃娃长大都不好说。

    所以,一听到宫里传出这个消息,她就火急火燎了地来了永宁侯府。主要是她闺女心仪萧玉宸很久了。且那些个所谓的才女排行里的女子,可有好几个都心仪萧玉宸,她怕来晚了,被人抢了先。

    唐书仪恍然,她听唐国公说了,让人在肃郡王跟前说了些皇帝后继无人的话,然后肃郡王就去皇宫找皇帝了。只是没想到,皇帝要从京里才女排行榜里,找女子进宫生孩子。

    这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皇帝不想想,那些排行榜里的女孩儿,出身都不低,你一大把年纪了,拉朝廷重臣家的花骨朵,去给你一个糟老头子生孩子,这是就怕朝臣对你没有怨言啊。

    虽说挺同情这些女孩儿的,但不能因此就把自家大儿子给搭进去,她道:“您也知道,玉宸是长子,他的亲事我没办法做主,这事儿我家侯爷说了算。”

    “这……”周夫人都要哭了,萧淮在西北打仗呢,等他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唐书仪一脸的无奈,周夫人重重地叹口气,“我再想想办法。”

    这时,翠云进来了,走到唐书仪跟前小声说:“枢密使魏大人家的夫人来了。”

    唐书仪还没有说话,周大夫人却道:“那我先走了,望侯夫人不要说我来过。”

    她女儿和魏大人的女儿不和,想必魏夫人来跟她是同样目的,她不能让魏夫人见到她。

    唐书仪起身道:“周夫人放心吧,翠云送周夫人。”

    周夫人迈步往外走,翠云领她从小道绕过去,这样避免碰到魏夫人。

    唐书仪这边,跟魏夫人相互见了礼坐下。魏夫人是个含蓄的人,东拉西扯了好一会儿才说明来意。也是想让她女儿和萧玉宸定亲。

    唐书仪用同样的话回她:“玉宸是长子,他的亲事得我家侯爷点头。”

    魏夫人听后眼睛里都含了泪,“这可如何是好啊!”

    唐书仪见状,心里也挺不舒服的。之前跟唐国公商议,让皇帝忙起来生孩子的时候,没有想到皇帝会从京中的贵女里选。

    倒不是说,普通女孩儿就可以被皇帝霍霍,而是能进宫伺候皇上,即使这皇帝是个糟老头子,很多普通人家的女孩儿也是愿意的,毕竟那是通往登天的路。

    但这些出身名门的贵女们可就不一样了,想进宫伺候糟老头子皇帝的,估计少之又少。

    魏夫人也失望地走了,唐书仪则起身去了唐国公府,或许可以利用利用这件事。

    第二天的朝堂上又热闹了起来,有几位御史上奏折建议皇上选秀,不要在京中的少女中选。几位家中没有适龄女孩儿,又喜欢拍马屁的大臣,对几位御史的提议进行反驳,一时间整个朝堂,你来我往地吵了起来。

    皇帝是个要面子的,他怎能不明白有些朝臣是嫌弃自己年龄大,不想家中女儿进宫。且大家一想就能明白,他现在招女子进宫就是为了生孩子。有好几个儿子,为什么还要急着生孩子?还不是因为他的儿子都不堪大用。

    “好了,你们的意思朕明白了,此事再议吧。”说着她起身出了朝堂,剩下的一众大臣各怀心思。他们都明白,再这样下去,大乾朝要乱。

    皇帝回到御书房,越想越生气,他抬手把手边的茶杯砸在地上,“朕不过是想要几个女子,怎么就不行了?天下都是朕的,朕要几个女子而已,他们就上来叽叽歪歪……”

    他在御书房一阵发泄,屋内外的小太监都噤若寒蝉地跪着。

    过了一会儿,皇帝终于发泄完了,他喊了一声:“焦康盛。”

    焦康盛连忙跪着应道:“奴才在。”

    “传旨,京中七品以上官员家的适龄女子,自愿参加选秀。”皇帝道。

    那些老家伙不想他们家的女儿进宫,有的是人想进宫伺候他。等新进宫的女子生了孩子,他就大大封赏,让那些老家伙后悔去吧。

    ps:大家一直在猜测男主是谁,弄的我都不敢说话了。其实之前我就说过,本书的男主出场晚,戏份不多,真的不是很重要。

    这本书我之所以还搞个男主出来,我主要是觉得,爱情这种东西,对女人来说虽然不是最重要、也不是少了就不行,但若是有且两人心意相通,琴瑟和鸣,岂不是更好。

    我还是想女主圆圆满满的,所以搞了个男主出来。但是,大女主文,男主很多时候真的只是背景板。

    唉!你们看看我,求生意愿多强!(笑死)

    第244章 总算等到了

    人的追求不同,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选择往往也大不同。糟老头子皇帝,京中花儿一般的贵女们看不上,但是出身于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孩儿,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搏一搏自己的命运的。

    所以,皇帝的圣旨下来每两日,就有不少官员为自家女儿报名。一时间整个上京都热闹了起来。

    皇帝忙起来了,唐书仪的心就放松了不少。这几日,李景熠几乎每天都往永宁侯府,唐书仪就抽出些时间,给她讲些东西。从内心来讲,她还是很希望李景熠以后能做皇帝的。

    这孩子基本上是她一手教出来的,平时给他讲解某些知识的时候,她会有意无意地加入一些现代的思想。当然,不是那种特别“离经叛道”的现代思想。有时候她甚至都有一种豪气,教导出一个千古明君。

    只是,有些事情她也只是想一想,她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也没有那个精力让李景熠当皇帝。一切还是顺其自然吧。

    至于若是萧玉珠和李景熠有了感情,以后李景熠又做了皇帝,萧玉珠怎么办?唐书仪觉得她多想无用,她相信自己的女儿会取舍。再说,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一生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

    今日李景熠过来跟她说:“学生近日在读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他把礼运大同篇背了一遍,然后问:“先生您说,世间真的存在这样的地方吗?”

    唐书仪一时不知道怎么说了,人人友爱互助,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这样近乎乌托邦一样的存在,到底会不会有呢?

    反正她没有见过。

    想了想道:“我也不知道这样的地方存不存在,也不知道一个国家能不能发展成那样。不过我觉得,一个国家最好的状态是衡。”

    李景熠不理解,唐书仪指着横在门口窄窄的门槛道:“你单脚站上去试试。”

    李景熠有些莫名,这时萧玉珠已经率先过去,一只脚踩在了门槛上,结果刚站上去脚下一滑差点摔倒,李景熠连忙大步过去扶她。

    萧玉珠却推开他道:“我再来。”

    说着她又一只脚踩在了窄窄的门槛上,这次倒是站住了,但是歪歪斜斜站不稳。她不自觉地就双脚站上去,然后双臂展开,就稳稳地站住了。

    唐书仪靠在桌案边上笑,“你下来,让景熠试试。”

    萧玉珠嬉笑着下来,然后站在旁边看着李景熠往门槛上站。李景熠也是一样,一只脚站不稳,两只脚都站上去展开双臂才站稳了。

    唐书仪跟两人讲:“是不是左右平衡了才能稳?”

    萧玉珠和李景熠都点头,唐书仪又道:“世间万物皆有衡,昼夜、阴阳、穷富、得失等等,保持了平衡才会各行其所。史书上不少朝代的更迭,是因为农民起义。

    上千年来,农民都好好的种地,为何到了那个朝代就起义呢?因为失去了平衡。穷人穷的都要活不下去了,而富人却骄奢yin逸,穷与富之间失了衡。”

    李景熠听了她的讲解,想了一会儿说:“要分给每个农民土地吗?”

    唐书仪摇了摇头,“这需要一个向上的机制。”

    李景熠不解,唐书仪正要给他讲,什么是向上机制,这时翠云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夫人,大公子二公子来信了。”

    唐书仪一听,连忙站起身说:“快给我。”

    翠云把信递给她,“您总算等到了。”

    唐书仪高兴得大眼睛都要笑没了,她撕开信封,萧玉珠也走过来凑在她身边看。

    兄弟俩的信是分开写的,都讲了自己去西北的经过,然后就是在西北的情况。萧玉铭已经被编进了军队里,从小兵做起。萧玉宸被安排到了后勤,负责军队士兵伤亡记录。

    看完信后,唐书仪放心的同时,觉得萧淮的安排也挺用心。萧玉铭作为西北军继承人培养,就是要从基层干起,这不仅能让别人信服,更能磨炼他的意志。

    萧玉宸负责伤亡人员记录,让他多接触基层士兵,更能了解人间疾苦。

    总之,两个儿子她不怎么担心了。

    看完两个儿子的信,然后就是萧淮的。他的信要简单很多,就半页纸。里面问候了她和萧玉珠,然后就讲了他得到了一些珍稀玩意儿,回头给她们带回来。

    唐书仪完全相信,这封信萧淮其实就是写给萧玉珠的,她不过是顺带而已。

    还真是让人想不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