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在线阅读 -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16节

丧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养成大佬 第116节

    “你…你…”梁贵妃说不出话,转身看着皇帝哭诉,“皇上,你要为我们的儿子报仇啊!杀了他,一定要杀了他。”

    皇帝一张脸紧绷着,他看了眼唐书仪,他没有想到萧淮的夫人,会如此沉稳锐利,几句话就把她最大的依仗搬了出来。萧淮和萧成昆都是为国捐躯,就是要杀萧玉铭也不能随意地杀。

    “皇上,唐国公和向大将军来了。”焦康盛进来禀报。

    皇帝的脸色更加不好看,但还是说:“让他们进来吧。”

    焦康盛出去,不一会儿唐国公和向大将军一起进来了,两人撩袍跪在地上给皇帝行礼。皇帝长长地叹息一声,这声叹息带着伤痛和无奈,“都起来吧。”

    唐书仪三人起身,皇帝还让他们坐了下来。刚坐下,焦康盛又进来禀报,“皇上,太妃来了。”

    皇帝握了握拳头,眼神中也带了狠绝。他道:“请太妃进来。”

    太妃进来后,皇帝起身:“您怎么也来了?”

    “我听说景明出了事,就过来看看。”太妃道。

    皇帝让太妃坐下,又重重地叹口气,带着无尽的伤痛,“贵妃说,景明被永宁侯二子杀了。”

    “我没有,”跪在那里一直没说话的萧玉铭忽然道:“我没有杀他,他是被别人用箭射死的。我当时正与他交手,身上又没有带弓箭,如何射死他?”

    “你没有,你的手下呢?”梁贵妃指着萧玉铭说:“就是你,就是你杀了我儿子。”

    “梁贵妃,万事都要讲证据,不能空口白话。”唐书仪看着梁贵妃道。

    这时唐国公看着萧玉铭说:“你说说,当时是怎么回事?”

    事情刚发生的时候,萧玉铭还有些害怕,现在彻底不怕了。大不了就是个死,还能怎样?他条理清晰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一遍。唐书仪仔细听了,与之前砚台给她讲的,没有出入。

    向大将军听完他的话,道:“臣可以证明,今日萧玉铭是从臣的府里出去的,他只带了两个随从,那两个随从当时就在二皇子和萧玉铭身边,箭是从远处射向二皇子的,并非他们所为。”

    第233章 击退敌军五十里

    梁贵妃自然是不认同向大将军的话,她指着萧玉铭道:“他从将军府出来的时候,就带了两名随从,大将军你可以证明。但是你能证明,他出了将军府没有安排人吗?”

    向大将军抿唇不语,唐国公道:“贵妃娘娘,臣知道二皇子遇难您伤痛不已,要给他报仇,这自是应当的。但玉铭他就是再傻,也不会用这么粗糙的手段啊!他若是想杀二皇子,完全不用自己现身。”

    “皇上,”唐国公又跪倒在地,“求皇上明察,找到真凶为二皇子报仇,也为玉铭洗清冤屈。”

    皇帝沉默不语,梁贵妃在旁边嘤嘤哭泣,“唐国公你是两朝元老,有丰厚功绩。老永宁侯和永宁侯为大乾捐躯,更是丰功伟绩,萧玉铭有你们做后盾,自然可以为所欲为。可是,我儿不能冤死啊!皇上,我们的景明死得好惨啊!”

    唐书仪现在算是看明白了,这皇帝和梁贵妃在演双簧呢。皇帝摆出一副伤痛又左右为难的样子,梁贵妃在前面胡搅蛮缠。最后的结果,估计就是皇帝无奈之下要把萧玉铭杀了。

    但,她不允许。

    “皇上,”唐书仪也再次跪在地上,“贵妃娘娘为人母的心,臣妇能理解。但这件事疑点颇多,臣妇请求交给大理寺审理。”

    “大理寺还不都是你们的人。”梁贵妃又道:“那大理寺卿,是孙家人,孙家与武阳伯府联姻,武阳伯府是老永宁侯夫人的娘家。让大理寺去审理,还不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唐书仪简直都想骂娘了,这娘们儿真是胡搅蛮缠啊!

    “皇上是明君,自然不会如此不分就里地杀人。”唐书仪给皇帝戴了个高帽子。

    但梁贵妃却道:“这不是不分就里,明明是你儿子杀了我儿子在先。”

    “贵妃娘娘,证据呢?”唐书仪问。

    梁贵妃:“当时你儿子正在与景明动手,还要是什么证据?”

    “二皇子是死于利箭,玉铭用的是刀,足以证明,二皇子并非玉铭所杀。”唐书仪反驳道。

    “无论怎么说,景明的死萧玉铭都脱不了关系。”

    梁贵妃一副她就是要萧玉铭死的样子,唐书仪简直想一把剑把她给捅了。

    “好了,”皇帝这时开口,他一脸伤痛地看着唐书仪和唐国公,“你们也理解下贵妃的心情吧,朕也是伤心得很。就像贵妃所说,无论是谁害死的景明,萧玉铭都脱不了干系。”

    他看向萧玉铭,说:“萧玉铭,谋…”

    “皇上。”

    “皇上。”

    太妃和焦康盛的声音同时响起,就见焦康盛快步进来,走到皇帝跟前低声道:“谢家二爷,谢伯远来了。”

    皇帝目光锐利地看向唐书仪和唐国公,什么时候他们跟谢家勾结上了?

    在这一刻,他内心暴虐的因子开始翻腾。不就是杀个人吗?他身为一国之君,杀个人还要听别人的意见,还要看别人的脸色不成?

    “皇上。”焦康盛的声音又响起,皇帝回神,然后道:“请进来吧。”

    焦康盛马上出去请人,不一会儿,一个身着鸦青色长袍的中年儒雅男子走了进来,“谢伯远参见皇上。”

    说着他撩起袍子就要下跪,这时皇帝道:“伯元免礼吧。”

    谢伯远也没有推辞,走到一边坐下,“家弟少年时与永宁侯萧淮关系莫逆,永宁侯为国捐躯后,他虽在外游历,但每封家书里都会提,让谢家照顾永宁侯遗孤。今日听说萧二公子出了些事,家父就让伯远来看看是何事。”

    皇帝听了他的话长长叹口气,一副悲伤得说不出话的样子。这时,梁贵妃流着眼泪说:“谢先生是来评理的吗?”

    “评理道说不上,谢某是听说萧二这孩子闯祸了,过来看看。”谢伯远的意思很明白,他就是来帮萧玉铭的。

    梁贵妃看了眼皇帝,见他耷拉着眼皮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咬了咬牙然后凄凉地说:“我出身低微,比不上永宁侯夫人出身名门,我儿也比不上萧玉铭有如此多的后盾,他被萧玉铭害死也是活该。但我这个做母亲的不甘啊!”

    “贵妃娘娘,”唐书仪在地上跪的膝盖疼,微微动了下膝盖,道:“二皇子是皇上的儿子,身份比谁都尊贵,您不必妄自菲薄。”

    是你自己把自己说得低微,跟别人没有关系。

    “是啊,我儿子是皇上的儿子。”梁贵妃擦了下眼泪,抬手指向萧玉铭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今日本宫就要萧玉铭死。”

    房间里一片寂静,然后就听唐书仪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说得很对。但是贵妃娘娘,您是君还是二皇子是君?”

    房间里再次寂静,然后梁贵妃凄然一笑,“我不如永宁侯夫人伶牙俐齿,我也不能为我儿子报仇,那我就跟他一起去死总可以吧。”

    说着她快步走向前,低头就要往皇帝的桌案上撞。唐书仪见状,连忙上前一把抓住她的裙摆,然后使劲儿一拽,梁贵妃身体被扯得偏离了位置,一下子摔倒在地。

    砰的一声,梁贵妃头上的珠翠都滚出去了老远,足可见人摔得有多疼。

    “放肆!”皇帝忽然怒吼一声起身,然后环视屋里的众人,眼神中带着狠绝道:“萧玉铭谋……”

    “边疆急报!”外边响起一个粗犷的声音,然后焦康盛快步跑了进来,弯着腰道:“皇上,西北边疆信使有急报。”

    皇帝看了眼萧玉铭,道:“传!”

    焦康盛立马出去,然后一个身着军服,风尘仆仆的军士走了进来。他走到皇帝跟前跪下,“参见皇上。”

    “西北怎么了?”皇帝问,语气里带着急切。

    “永宁侯萧淮手取柔利元帅首级,率兵击退敌军五十里。”

    第234章 老子在侯府一家独大的日子要没有了!

    “永宁侯萧淮手取柔利元帅首级,率兵击退敌军五十里。”

    一句话让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皇帝站在桌案后面,先是震惊和不可置信,然后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来回转换。

    他又看向屋内的几人,唐书仪和唐国公都是一脸震惊,太妃和谢伯远也是一样。他耷了下眼皮,一个个都是演戏的高手啊!

    而唐书仪震惊之后,低头眉头紧皱。

    艹!老子在侯府一家独大的日子要没有了!

    皇帝震惊、思绪万千了好一会儿,才看着那传信兵问:“永宁侯不是已经……他何时返回的军中?”

    传信兵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双手呈上,道:“侯爷二十日前回的军中,第二日就率兵突袭柔利军队,手擒柔利元帅首级,击退敌军五十里。小人离开西北的时候,侯爷还在带兵往柔利都城进发。”

    “好!”

    皇帝忍不住赞了一声,先皇死的时候,最遗憾的就是没有把柔利国攻打下来。先皇还跟他说,若是他能把柔利国收归大乾,他就是一代明君。

    之前萧淮没有死的时候,他一直相信收了柔利国不是难事。但是后来,萧淮死了,他以为他这一辈子,都没办法完成先皇的遗愿了。没想到峰回路转,萧淮死而复生,一回来就打的柔利国措手不及。

    甚至这次很有可能,萧淮能一举打下柔利国。

    皇帝的心此刻豪气万丈,他颤抖着手撕开信封,从里面拿出信。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的的确确是萧淮的字。

    他一字一句仔细地看,萧淮在上面写道,三年前他被jian细偷袭跌进河里,河水湍急被冲走了,却没有死,而是被柔利国的一个村民救了。

    他在村民家养伤,伤好了后,却撞上了柔利国军队抓壮丁参军,他被抓去参了军。好的是,他先被派去了柔利国的西南边境,那里的军士都不认识他,再加上他的乔装,在西南边境一待就是两年。

    两年里,他从一个士兵升为校尉。然后柔利国军队改编,他被调到了西北。在西北又待了一年多,他掌握了柔利西北军的布防以及军事要点,偷偷潜回大乾西北军……

    皇帝感慨万千,同时心里又堵得厉害。萧淮死了三年回去,依然能够调遣西北军队,这说明什么?说明西北军已经完全姓萧了。

    此刻他的内心不是一般的复杂,他希望萧淮活着,把柔利国收入大乾。但他又希望萧淮死了,因为萧淮对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危险。

    现在萧淮活着,又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

    他看向萧玉铭,脸上带了些温和,“景明的死确实蹊跷颇多,交给大理寺审理吧。萧玉铭虽有嫌疑,但没有证据证明是他杀了景明,不用入狱了。”

    唐书仪和唐国公听后,忙俯首叩拜,“谢主隆恩。”

    萧玉铭也叩拜道:“谢主隆恩。”

    皇上走出桌案,弯腰扶起唐国公道:“爱卿啊,朕痛失儿子,这颗心啊…”

    “臣明白,”唐国公连忙道:“陛下节哀。”

    皇帝眼眶含泪,“景明他虽然不争气,但我也疼爱了多年,谁知……”

    唐国公又劝,说着节哀保重身体之类的话,然后皇帝摆手让他们都离开。唐书仪走到萧玉铭跟前,弯腰帮他解了绑,然后离开御书房。

    一行几人沉默着走出皇宫,唐国公和唐书仪朝谢伯远和向大将军以及太妃行礼感谢,三人都摆手说应该的。

    皇宫外面不是可以细谈的地方,几人道别然后各自归家。唐国公是坐马车过来的,唐书仪和萧玉铭上了他的马车。

    “萧淮之前可曾给你传信息?”唐国公问。

    唐书仪摇头,“没有。”

    她现在心里乱得很,萧淮没死,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不管如何吧,人活着就是好事。以后你的日子也能轻松些。”

    萧淮没有死,唐国公自然是高兴的,但同时心里也有一些不舒服。你人没死,还能够带兵打仗,怎么就不能往家里面传个信呢?她女儿之前因为他的死差点也丢了命。

    “我明白,”唐书仪道:“现在紧要的是查清楚二皇子是被谁杀的。”

    至于死而复生的萧淮,走一步算一步吧。以后若是他们能和平相处,那便井水不犯河水,搭伙过日子。若是不能,是和离还是休夫,让他自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