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泰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养尸道 【920】在线阅读 - 第二十章:夕阳西下

第二十章:夕阳西下

    

第二十章:夕阳西下



    麻花辫的娇小玲珑的少女正从县里回镇里家中准备做饭,一处独立小院只有少女一人独居,她大哥在外做生意每个月都会回来几天,所以她会提早去县里买酒,置办些东西。

    宋玉台自幼父母双亡,兄妹二人是爷爷抚养大,大哥十九岁那年整个家的担子就落在他的身上,可即使这样,他也把这个meimei照顾得很好。只是多年来为了自己都在外奔波,都没有娶媳妇儿,还每次都说要先把她嫁出去再说,宋玉台知道,他是怕自己人不在家,新进门的嫂子会欺负她,她这个性子也指定不可能告诉哥哥。

    小院里有块被小篱笆围起来的翠绿小菜圃,侧边还有处鸡舍,三只老母鸡还有群小鸡仔,鸡生蛋,蛋生鸡,鸡蛋好像每天都吃不完似的。

    今天从县上回来好像有个小叫花子偷偷跟着她,不远不近地就这么跟着她回到镇上,看上去很小,不像有什么坏心眼,就没有理睬,后来做了饭,单独给他盛了碗,出门喊藏在对面小胡同里的小叫花子吃饭,还一边教训他,让他去人多的地方要,这小镇上的叫花子可都想去县里要饭呢。

    黝黑少年只顾得往嘴里扒饭,饭上的一片炸鸡蛋的油腥味简直把他上午的馋虫都勾起了来,一时狼吞虎咽,顾不得谢谢人家。

    夕阳下有束金黄阳光洒进小院,正好照在门槛边的少女身上,长长的睫毛微微扇动,莹莹生辉,少女长长的麻花辫铺在胸前,她每日都会坐在门槛上,看着院子里的老母鸡带着小鸡仔散步;看着郁郁葱葱的翠绿菜圃;看着夕阳西下;等到那道光束的温暖消失,小院变得阴寒暗淡,她才起身去离开。

    少女拿着小板凳在门槛外坐下,胸脯伏下,托在大腿上,衣衫像要微微溢出一般,撑起脸颊一夹嫩rou时,恰好想起今日遇见的那青衫男人,睫毛微微动,很动人。

    那个青衫书生如今应该将马卖了,找了家饭馆开始大鱼大rou?唉,怎么就不知道节俭些,否则也不至于有马却又身无分文。

    一阵鸡叫咕叽咕叽,将少女怀思拉回小院,羞恼得少女起身冲进鸡群,将大母鸡小公鸡通通踩跑,一时鸡飞毛飘,气喘吁吁的少女红着脸,双手插腰站在院中,身子颤颤巍巍地,胸前春秋起伏跌宕。

    少女昂首挺胸,撅着小嘴,洋洋得意,整个院子,她最大。

    一个不知是皮肤黝黑还是常年没洗澡的小孩蹑手蹑脚地将在已经在旁边街里的水井洗干净的碗筷轻轻放回小院门口。

    轻轻扣门后,又一溜烟跑到胡同中躲起来,看着开门取回碗筷的少女,这才放心。

    他被那牵马的破烂男人叫去跟着这jiejie,许了他一袋大包子,其中原因他不清楚,可那家伙瞅着就不像什么好玩意儿,若是害了这jiejie该怎么办?

    小叫花子也不明白为啥那家伙给了他块黄纸折的三角,但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掏出来后便一通撕扯,将碎屑狠狠地扔在地上,又跺上几脚,狠狠碾进土里才解气。

    今儿个小镇不知哪来的仙气儿,来了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黑巾道长,起桌挂幡,“莫问仙山何处有,入眼便是山上人。”

    这三百六十行,无论哪,你兹要是家伙什儿齐全,人家肯定高看你一眼,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蓝布幡儿上的诗算不得多好,但却道出道人的身份,是个过路神仙,无门无派,山上人可不就是个“仙”字儿吗?

    鹤发童颜的道长笑眯眯地轻捋白须,这诗是从本今世逍遥散道所作上看来的,那本《杂世正经》被他们这些“云游道人”奉为神圣,书中所作除了卜噬看相,风水堪舆,还教如何口灿莲花,即使学艺不精,也能应付俗人,尤其是教了如何观想炉鼎,过往女子打眼一瞧便能看出女子月事、大小、生养、户下闭破如何。

    其中最让头戴黑巾的老道咀嚼的便是那“几度春秋”,“醉卧冬夏”以及“不舍昼夜”,这分别对应女子三处最令男人痴迷的地方。

    这老道自从学了此书后,来他这算命求姻缘的大姑娘小媳妇没少被揩油,但也对他无可奈何。

    正是人群鼎沸的时候,老道准备离开,以免太扎眼,却没想到遇上个继他后边吃屎的年轻后生,一样打个幡旗,写道“百无禁忌”,可上面墨迹分明是刚写上去的,瞅着就不正经。

    年轻小道嬉皮笑脸地看了看他,好像是以那些冲着他相貌去的女子,对他示威。

    他许睿何时受过这个,自然也不能被这年轻的外道后生压了一头,便开口问道:“后生,贫道见你衣着打扮不像是个度牒道士,敢问来自哪座道观?”

    年轻道人摇头晃脑答道:“莫问仙山何处有,入眼便是山上人。”

    一周围观的路人皆是仰头大笑,这小道士真不像是个真本事的,怎么把人家的话拿来说呢?

    年轻道士听此也不反驳,让老道有些发虚,没想到被这小道士反将一军,别看现在都是笑这年轻后生的,可瞧得门道的聪明人都在里面默不作声,瞧得真切。

    老道不闻声色,气势长发,抚须笑问道:“我看你旗上这四字有些意思,可问是何意味?”

    年轻道人依旧坐在长凳上伸手指了指幡旗,道:“我这四字其实就两字,&039;禁忌&039;,何为禁忌?是儒家圣人所定善恶界线?还是天理所弃?我看不过是前人眼前之法,后人岂能轻易奉为神圣?”

    老道嗤之以鼻,冷笑问道:“若是家法规矩都不要,这天下岂不大乱?”

    年轻道人挑眉问道:“天下分而合,合而盛,盛而衰,衰而乱,天道如此,若这些个前人之法都是禁忌,为何不曾让天下万世太平?

    “自古以来,帝王以一家之喜恶,盖天下之禁忌,以一家之规矩,成天下之法,十百千年,时过境迁,怎能不腐败?”

    周围不少,有眼界的人都暗自点头,如今民国早已不兴皇帝老子那一套了。

    老道斜眼笑道:“我看你不像是个道士,倒是像个读书人。”

    年轻道人自惭形愧道:“贫道年少确实读过几年私塾,不过后来拜师便荒废了圣贤书了。”

    老道瞪眼道:“呵,那又如何,学问高又如何,可会算命卜噬,风水堪舆?”

    年轻道人不说话,老道余光瞥了眼众人情况,嗤笑一声,准备乘胜追击。

    年轻道人回头看着坐在他对面的一位姑娘,微笑着轻声道:“我学艺不精,姑娘不好意思,不过皮毛之余,尤会拳脚。”

    话落,年轻道人跨箭步冲到老道面前,握拳抡圆,一拳砸在老东西的脸上,白须老道体魄哪里是这年轻道人对手,被一顿狠揍,年轻人下手极重,拳拳脚脚都打在脸上,一旁围观的人纷纷散开一个半圆,不敢也不想上前阻拦。

    “干你娘的,真当小道爷好欺负啊!”年轻道人气沉丹田,大喝一声,本想吐口浓痰,打到这臭老道的脸上,却迟迟吐不出,只好嘬嘬嘴,吐了口涎液,口水还拉丝在嘴边,只好尴尬地擦去。

    这老王八蛋拿他的诗句出来招摇,真是该死,让他不得不现写个旗子顶事,当初也不知道自己闲暇时胡乱撰写的《杂事正经》会被这些江湖道士看中。

    老道此时哪里还有啥仙风道骨可言,只得狼狈地收拾离去,看着摸着姑娘小手,看手相的年轻道人,始终难以咽下这口气。

    ——————————

    昨天下午被几个体育生堵寝室里,被三个人围殴,我直接冲上去抡拳头,没见血,后来我报警了,身上都是点肿疼伤,警察学校想大事化了,我肯定不乐意,不过今天去检查只是轻微伤,构不成刑事责任,但我还是会追究责任,要是换个心理素质差的孩子,面对的事情可想而知。